首页 > 乡村振兴 > 养殖技术 正文

稻田养鱼发展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7-03-31 

  高扬  研究员银川市农牧局

  2017年3月31日

  目前,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来自集约化养殖系统的污染。虽然集约化水产养殖方式有诸多优点,但同时其也有很多缺点。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养殖系统产量大幅度提高,占地面积大大减小,直接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同时,随养殖系统集约化程度提高,人力、电力和物质投入都相应增加,特别是随着饲料投入的增加,其环境风险也相应增加。高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对天然初级生产力几乎不再利用,由于养殖动物在饲料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这类系统几乎都是“耗粮”系统。许多高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不再依赖生态系统对水质的自然调节作用,因此,能耗也大大增加。如果处理不当,高度集约化养殖系统排出的残饲、粪便和代谢产物对养殖水体环境和支撑其发展的大生态系统都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稻田养鱼是大农业生产系统发展的交叉形式, 其原理是利用稻田放养鱼种, 为鱼类摄食和生长提供场所、空间, 鱼类为稻田除草、除虫、提供水稻生长的有机粪肥,既种稻又养鱼,节约成本, 使水稻、鱼类成为“双有机” 产品,达到稻鱼共生互利。稻田养鱼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以人工措施,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得到合理的改造,并发挥稻田的最大“负载力”,该系统为“稻鱼共生” 系统,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农业。

  实践证明,开发稻田养鱼不仅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资源,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同时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和草害,提高了地力,并具有较好的灭蚊效果。现代稻田生态养殖在增加鱼、瓜果、蔬菜等产量的同时,一般可增产稻谷5%-10%。稻田养鱼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又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现代稻田养鱼的发展

  我国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 多年。2005 年6 月,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稻田养鱼成为首批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近20 多年来稻鱼养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据统计2005 年,全国24 个省(区、市)发展稻田养成鱼面积159 万公顷,成鱼产量102 万吨。

  (一)20 世纪50年代 传统稻田养鱼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4 年,第四届全国水产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在全国发展稻田养鱼的号召,1958 年初的全国水产工作会议决定把稻田养鱼纳入农业规划之中,使我国稻田养鱼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至1959 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超过67 万ha。

  但这期间,稻田养鱼方式仍是沿袭古老的、传统的模式,平板稻田粗放粗养,一般不进行投喂和管理,单产和效益均较低。而且,由于在这一时期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还没有推广普及,稻田养鱼苗种来源困难,限制了稻田养鱼的发展;与此同时,20 世纪60 年代初至70 年代中期,有毒农药在水稻种植中大量推广使用,加上稻田养鱼模式根本没有改进,使得稻鱼共生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导致稻田养鱼大幅度滑坡,到70年代后期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二)20 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 稻田养鱼理论与技术得到创新完善

  1981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倪达书提出了稻鱼共生理论。1988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中国稻——鱼结合学术讨论会”,使稻田养鱼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和完善。在稻田养鱼理论的指导下,稻田养鱼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传统稻田养鱼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在生产方式、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显创新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新经验。由平板式稻田粗放养鱼,逐步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新形式,有的沟凼结合,有的沟塘结合,有的宽厢深沟,有的窄垄深沟(半旱式稻田养鱼或垄稻沟鱼)。稻田养鱼品种由原来的鲤、鲫、草鱼,增加了鲢、鳊、罗非鱼、革胡子鲶、青虾、田螺、泥鳅等种类。稻田养鱼由依靠稻田中天然饲料,发展到结合人工投喂饲料,单产水平大大提高,“千斤稻百斤鱼”由典型到形成一定规模。稻田养鱼结构由稻鱼双元复合发展为稻、莲、萍、茭白、菜(瓜果)、禽、食用菌、鱼等多元复合结构,更充分地发挥了水田的光、热、气、水、土资源潜力。

  稻田养鱼理论的形成和完善,稻田养鱼新技术的创新开发,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广,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稻田养鱼的发展。从1982 年到1994 年,稻田养鱼面积增长了150%;成鱼产量增长了近10 倍;单产增长了247%。

  (三)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 稻田养鱼得到快速发展

  1994 年9 月农业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稻田养鱼(蟹)现场经验交流会,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吴亦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指出“发展稻田养鱼不仅是一项新的生产技术措施,而且是农村中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既是抓‘米袋子’,又是抓‘菜篮子’,也是抓群众的‘钱夹子’。是一项一举多得、利国利民、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事情。”同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向全国农业、水产、水利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稻田养鱼,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意见》的通知。随后的1996 年4 月、2000年8 月,农业部又召开了两次全国稻田养鱼现场经验交流会。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同心协力,大力推广稻鱼工程技术和稻田养殖名特优品种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增粮、增鱼、增收、增效目的。

  二、浙江青田“稻鱼共生” 系统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欧江之滨, 群山环绕, 风景秀丽。位于该县东南一隅的方山龙现村具有千年以上的稻田养鱼生产体系和生产实践。 依“龙山”的地势, 村民们依山筑就良田, 创造了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稻鱼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本地区已延续了千年之久。它最早起源于农民利用溪水灌溉, 溪水中的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 经过长期驯化, 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 如歌谣“有水有田鱼, 有家有华侨,耕田无牛绳, 四季无蚊子”。

  有三种养殖模式:

  1、稻田养殖龙现村稻田依山而建, 水稻栽植在平坦的田块里, 周围也无鱼沟鱼溜, 田鱼放养其中。田鱼养殖水来源于山涧水,常年流水不断, 水质优, 含氧量高, 温度适中, 故即使在炎热的夏季, 田间水位低但温度仍然适合田鱼生活, 加之稻荫给田鱼提供充足的遮荫空间。田鱼以稻田的天然饲料为主, 摄食田间杂草, 底栖生物, 水稻敌害, 反之, 田鱼的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田的有机肥料。这样形成了绿色生态种、养循环系统。

  2、坑塘养殖龙现村由于地形地势独特, 加之山涧溪水不断, 能引至各农舍, 百姓家前屋后, 自然形成的坑塘就成为养殖田鱼的场所了。坑塘自然形成, 就形就势而建,其规格, 形状各异。

  3、笼式养殖当地人将舍前开凿一条1-2m宽的水槽, 山涧水引入其中, 上面再用水泥预制板覆盖, 路面平整不影响行人和交通, 槽内放养田鱼,两端用栅栏挡拦, 再用网目适当的鱼网覆附, 以免逃逸。田鱼饲料来自可食用的厨房下脚料。这种方式如同鸡舍、鸭舍。

  2005年该村被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9 年中国农业部授该村为“中国田鱼村”。这里现己成为独特的农家、休闲、观赏之地。

  进入21世纪,人类需要一种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者的结构和功能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忽视环境问题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产业必然导致自身的不可持续。环境零污染的水产养殖技术是社会急需的并能解决环境保护与价值增殖矛盾的关键技术。中国传统的稻鱼养殖方式,实现了环境保护与价值增值相平衡。